英特爾3億基金發功 二代Ultrabook性價比更優

作者: 黃耀瑋
2012 年 03 月 21 日

第二代超輕薄筆電(Ultrabook)性價比可望大幅攀升。英特爾(Intel)正透過3億美元基金,全面提高第二代Ultrabook的效能與價格競爭力,目前已針對機殼材料/製程、面板組裝、記憶體及鋰電池設計成立多項專案,有助原始設備製造商(OEM)以較低設計成本,實現更高產品效能。
 


英特爾亞太產品行銷營運部產品行銷經理曾立方認為,Ivy Bridge採用22奈米製程,可提升單位面積處理效能,亦是增添第二代Ultrabook性價比的關鍵。





英特爾亞太產品行銷營運部產品行銷經理曾立方表示,針對Ultrabook的輕薄、快速反應及長時間待機要求,英特爾致力優化PC軟硬體解決方案。其中,硬體方面聚焦於鋰電池正負極材料、外部機殼製程及材料研發,以及薄型面板組裝、鏡頭模組設計和內部影像訊號傳輸介面–eDP(Embedded DisplayPort)升級。
 



曾立方不諱言,外部機殼是Ultrabook首當其衝的挑戰,須發展新製程及合成材料,方能為第二代產品帶來更多降價空間。為此,英特爾撥出3億基金部分金額與業界合作夥伴成立專案,研擬以澆灌製程取代現有的CNC一體成型製程,進一步擴增鋁鎂合金機殼產能與降低物料成本。同時也加碼投資高玻纖、碳纖維材質,以及研究一種類塑膠的全新合成材料,預期今年相關成果將陸續出爐,提供第二代Ultrabook更多機殼設計選擇。
 



曾立方補充說明,第一代Ultrabook多採鋁鎂合金機殼兼顧輕薄與強度,囿於CNC機台昂貴且產能擴充不易,以及一體成型製程過度耗損材料,導致終端售價上揚;改採澆灌製程則可望成為第二代Ultrabook降價的及時雨。該製程將鋁鎂合金原料注入模具成形,不僅製程設備較CNC便宜,材料利用率也能大幅提升。
 



除機殼外,面板的輕薄設計也至關重要。曾立方強調,Ultrabook設計環環相扣,為盡量擠出每一分設計空間,英特爾分別投注資金成立面板組裝、鏡頭模組及eDP介面設計專案,在與日韓面板廠、原始設計製造商(ODM)、OEM合作下,已將面板厚度微縮至3毫米(mm)以下,且強度、可靠度亦能符合要求。此外,英特爾也促使面板廠從低電壓差動訊號(LVDS)介面平滑演進至eDP數位介面,往後螢幕解析度增加後,面板模組仍可維持一定薄度。
 



與此同時,超長待機能力及快速反應也是第二代Ultrabook強打的功能特色。曾立方透露,英特爾已在鋰電池研發方面挹注資金,與台灣電池模組廠及韓國電池材料供應商積極測試各種正負極材料,催生體積更小、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模組。另外,英特爾也聚焦性價均衡的混合硬碟發展趨勢,升級平台控制集線器(Platform Controller Hub, PCH)軟體功能,確保90%以上資料交由固態硬碟(SSD)處理,避免流經運算速度較慢的硬碟,讓第二代Ultrabook達到快速喚醒、開機的效益,徹底顛覆用戶對筆電使用體驗的認知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英特爾/超微晶片組助威 eDP明年行情飆漲

2011 年 10 月 14 日

儲存應用搶先導入 USB3.0蓄勢待發

2009 年 10 月 23 日

歐德寧重申:WiMAX為雲端運算重要技術

2010 年 11 月 09 日

Computex:高通/英特爾晶片搶先支援Win 8.1

2013 年 06 月 07 日

增闢獲利蹊徑 AMD跨足IC設計服務

2013 年 06 月 18 日

4K設計潮推助 eDP躍居行動裝置面板介面新寵

2014 年 05 月 21 日
前一篇
嵌入式系統智慧化驅動 Server IPC嶄露頭角
下一篇
德州儀器16位元ΔΣ型ADC瞄準汽車市場